为什么韩国球员罚球喜欢打板

  • 发布于:2024-10-09 10:49:00
  • 来源:看球直播
相信很多经常看比赛的朋友已经注意到了,这几年,韩国各级国家队的球员,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两个打板罚球的怪咖。

undefined

河升镇倒是很听劝,雄鹿是他在NBA的最后一站,回到韩国后他就慢慢将自己的罚球方式改为了打板罚球。

不过这倒不是说“是河升镇把打板罚球带入韩国”,因为在他来之前,韩国就有打板罚球的传统,一般认为将这种风潮发扬光大的是韩国传奇射手文景垠。

在韩国,文景垠被称为“兰博射手”,保持了韩国国家队和国内联赛的多项纪录(其中有一项就是连续52个罚球命中的联赛记录),是很多韩国现役球员小时候模仿的对象。

而对中国老球迷来说,文景垠更是一个很熟悉的名字,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90年代中期崭露头角后他一直活跃于中韩对抗的第一线,是韩国的外线核心之一,2002年亚运会韩国击败中国的比赛里就有他一笔。

常规时间结束前17.7秒利用中国队失误将分差缩小到2分的关键三分就来自于他

undefined

在那场比赛里,他的罚球使用的就是打板罚球

尽管很多美国媒体都将文景垠设定为韩国打板罚篮的先驱,但文景垠自己却没有将打板罚球的流行全部归功于自己。文景垠表示,其实在自己打球的时代打板罚球也会被认为多少有点“标新立异”,但在韩国,一直有这么一个流派存在,而这个流派的开山鼻祖正是他的恩师,另一位韩国传奇射手金俊贤。

金俊贤1960年出生,18岁就代表韩国队打过世锦赛,整个80年代他都是韩国队的外线核心之一,1986年世锦赛他场均19.4分,1990年世锦赛他场均22.1分,打板罚球一直是他的招牌动作。

看看哥们巅峰期有多猛(就是不知道名字为什么翻译成了kim kim)

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他曾表示自己认为打板比直接投篮容易得多,而根据韩国国家队的江湖传言,金俊贤曾在一次训练中用打板罚球的方式连续命中超过90个罚球。

可惜的是,金俊贤1999年因车祸去世

从这个角度来看,打板罚球在韩国也算源远流长了……

******

一项小众技术历经40年还能焕发生机,唯一的原因恐怕就是它真的很有效。

不信你看:

河润基,韩国年轻中锋,使用打板罚球前他在大学和职业生涯前期罚球命中率一直在50%左右,但进入KBL第一个赛季中期改用打板后,他的罚球命中率稳定到了75%左右的水平。

李政弦,37岁的后卫,近几年用打板罚球,命中率从72%提升到80%左右。

甚至连外援也不能免俗:罗德-本森,在韩国效力的前NBA球员,职业生涯罚球命中率在55%左右,在2016-17赛季他改用打板罚球后命中率来到72.1%

undefined

首先不要怀疑美国人对篮球的严肃程度,他们极大概率是知道打板罚球会更准的,这里我们要请出一位名叫拉里-斯维尔博格的教授,哥们在北卡州大研究了40年物理,他的日常研究如下图所示,除了方框里“篮球投篮数据研究”和“男篮最佳打板点”两项外,基本都是专业内容。

那哥们突然研究投篮和打板研究出来了个啥呢?点进去一看发现,哥们收集了超过100万次投篮的三维模拟,最后结论简单总结就是:

“打板能比直接瞄篮准20%”

摘要我给你们放这里了,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

那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不打板呢?斯维尔博格说了一段很难理解的话:

“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力量投出打板投篮(我:???),(投篮的)准确度往往随着投篮力度而下降,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如此……我们不够强壮。

我只能说……你们学术界是真的抽象……

而跳出学术界,斯托茨倒是给了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:

“我在欧洲打球的时候,那边的基础设施没那么新,篮筐会上的比较松,所以用篮板卸力以后,球更容易颠进筐。”

“但在美国,篮板篮筐弹性更好,打板的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了。”

吉诺比利表示我信你个鬼

当然,更多美国球员还是愿意从“习惯”、“尊严”之类的角度来解读这个事,很多人甚至表示只要自己罚球命中率没到30%就不会尝试这种丢人现眼的罚球。

而斯托茨对此倒是也表示认同,他举了个例子说你看里克-巴里端尿盆罚的那么准最后还不是没人学么,哎呀我们美国人就是好面子是这样的……

中国弩表示也不完全是啦……

最后,还是用上文提到的罗德-本森的一段话来解释这种区别吧,毕竟当年在韩国教练“你要不就给我把罚球命中率练到70%以上,要不就带着你的尊严滚蛋”的最后通牒时,他选择了前者:

“韩国人最重视的还是效率最大化……他们也愿意累计一点点的不同来争取优势……比如在如何使用联防和研究切入时机这些事上,他们的鬼点子可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多……打板罚篮……只是他们这方面的一个体现。”

相关阅读:NBA篮球转载CBA中国篮球